close

經濟轉差,一分一毫要用得其所。市況差,買股投資前更要有一定智慧。的確,聖誕旺季,商場店舖大減價,但股票市場老早已經全線鬥「平」,通街減價貨。板塊重心下移,股民自然更難於選擇,但手持多間上市公司的大股東,要決定增持那一隻股份,談何容易。
即使目前實在有太多優質兼累積跌幅大、且估值低殘的股票,但現市況以漁翁撒網式出擊的購股策略,實在又有欠成熟。從個別大股東增持的策略,其實可了解他們箇中的技巧。
以李嘉誠為例,按港交所權益披露粗略計算,他自9月起至上周五為止,合共增持了25次長實(001),涉及逾630萬股,但期間他增持和黃(013)卻只有3次,分別在9月進行兩次,及11月的一次。

資產折讓較和黃大
和黃現價相對每股資產值大約折讓43%,和黃管理層亦曾分別透過「機密文件」及世紀最強季度業績,去向外界證明股價極之低廉,但何解大股東偏偏取長實而棄和黃呢?
相信李嘉誠不是特別看好本地地產業務短期前景,亦非特別看淡和黃能源、電訊、零售等業務,他集中增持長實,其實是比增持和黃或兩隻股份同時增持,更加超值。
作為和黃的控股公司,長實現價較每股資產值亦一樣有大約43%的折讓,李嘉誠透過增持長實,已經直接享受雙重折讓優惠。
更重要一點,長實約156元的每股資產值中,僅80元是持有和黃的價值,其餘約70元是長實旗下地產組合價值,但長實現價反映相關資產僅值大約27元,即是扣除和黃外,其實長實現價較每股資產值折讓接近70%,精於數口的李嘉誠當然先揀長實增持。

胡孟青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小君主 的頭像
    小小君主

    小小君主的部落格

    小小君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